· 支持国货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 安世亚太与南昌航空大学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 热烈祝贺德迪混合制造系统亮相山东物联网展示推广平台
· 全球芯片短缺会影响3D打印机吗
· 3D打印技术进入教育领域会有什么样的好处
·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3D打印的未来就是汽车轻量化的未来
近来,某品牌宣布不再使用新疆棉花进行生产,并且禁止与新疆的服装厂进行合作,随后国外部分时尚品牌均跟随发表相关支持意见。由此掀起了一场抵制国外服饰品牌,支持国货的热潮。
1月19日,安世亚太与南昌航空大学框架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南昌航空大学办公大楼21楼南会议室举行。安世亚太总工程师应华,南昌航空大学副校长陈震以及科技处、国际合作创新研究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航制学院、软件学院等负责人出席了本次签约仪式。
山东物联网展示推广平台是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建设的一个从模式、技术、组织等方面展现未来工业制造场景,引入全球智能物联生态的先进制造技术与理念,示范各行业与领域的应用成果与最佳实践的未来智能物联项目,意在开展各类先进物联网产品和应用的研发、展示和推广,为山东打造人工智能/物联网产业、高端制造业集聚提供支撑。
据各大媒体报道,全球计算机芯片的短缺正在达到危机的程度,汽车等产品,不得不停工。3D打印机及3D打印打印头无法幸免。实际上,在全球供应链遭受打击之后,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这种形式难以好转,对本地制造业有不良影响。
早在2015年公布的《国家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中,在我国就早已明确将3D打印列入了国家战略层面。自此,国内各个地区相关部门陆续出台政策,为此推进3D打印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及实际运用。
尽管3D打印汽车已经有了显著的发展,但要进入量产时代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大多数3D打印汽车项目要么是原型车,要么是3D打印汽车零件。而且尽管在优化、设计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3D打印技术仍然无法打印出整辆汽车。这种情况下,有人认为3D打印只是个噱头,在汽车工业的整套生产体系中存在的意义并不大,事实果真如此吗?